东汉名人卫宏

    中华卫氏网 2012年4月4日 中华卫氏


卫 宏:(生卒年待考),字敬仲;东海人(今山东郯城)。著名东汉诗人。汉光武帝时任议郎,官至给事中。

  卫宏年少时与河南郑兴都好古学。他先跟随九江谢曼卿学《毛诗》,因曼卿精通《毛诗》,并为之解释词句的意义;卫宏则作《毛诗序》,能精辟地单释其要旨,曾流传于当世。

  后又跟随大司空杜林学《古文尚书》,也为之作《训旨》。时济南徐巡为卫宏的门生,后来徐巡又随杜林学《古文尚书》,也以儒业显名,从此古学大兴,形成一时的风气。光武拜巡为议郎。

  相传,毛亨是古文诗学“毛诗学”的开创者,据称其诗学传自子夏,曾作《毛诗故训传》,以授毛苌,世称亨为大毛公,但毛诗在西汉时并未立于学官。

  自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之后,有郑众、贾逵传《毛诗》,后马融作《毛诗传》,郑玄作《毛诗笺》。魏晋之后,《毛诗》独存。至唐朝时期,孔颖达定《五经正义》,《诗》取毛、郑,更为后世所祟尚。但从教授门徒,传授《毛诗》来说,卫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  卫宏著作有《汉旧仪》四篇,据史籍《后汉书》记载,内容是记述前汉时期西京的杂事,又著赋、颂、沫七首,当时“皆传于世”。今均已佚传。

  卫宏一生最重要的著述是《毛诗序》,那是先秦到汉这一历史时期我国诗歌理论的总结。

  《毛诗序》有大、小之分,分称《诗大序》、《诗小序》。

  《诗大序》:

 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诗歌的性质、内容、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。其中许多观点,对我国诗歌的发展,有很大影响:

  首先,它吸收了先秦时代“诗言志”的理论,指出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”,并进而指出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,永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而足之蹈之也”,既阐明了诗歌的抒情特点及其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,又指出了思想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。

  其次,《诗大序》提出了诗歌的美刺原则,说明了诗歌与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。它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品,“治也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;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;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”,政治情况往往在诗歌的内容中反映出来。这对后来刘勰“时运交移,质文代变”,“文变染乎世情,兴废系乎时序”理论的形式,有着重要影响。

  再次,《诗大序》总结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体制和表现手法,提出了“六义”说,这对古代诗歌的分类,特别是对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方法,提供了线索,而且对后世诗歌的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其中的比、兴二法,实质上是形象思维的方法,经后世一些优秀诗人,如陈子昂、李白、白居易等的实践和发展,成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。

  另外,《诗大序》强调诗歌必须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。它在说到诗歌的言情特点时,提倡“发乎情,止乎礼义”;谈到诗歌的政治作用时,又强调“先王以是经夫妇,成忠孝,厚人伦,美教化,移风俗”;它的这种思想还集中突出地表现在关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论述方面:“上以风化下,下以风刺上”,“故正得失,动天地,感鬼神,莫近于诗”。

  这一理论在政治上表达了统治阶级对诗歌的要求,在思想上则是孔子“思无邪”,兴、观、群、怨,事父事君说的进一步发展。唐代韩愈“文以载道”,白居易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等理论主张,与此一脉相承。后世不少人以此作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原则,对诗歌的创作有着长远影响。

  《诗小序》:

  简称《小序》,它是每首诗的题解。

  《小序》解诗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,其精神和方法与春秋时代的“赋诗言志”和战国时代的“著述引诗”是一致的,采用牵强附会的方法为孔子的“诗教”服务,所解诗意,时多歪曲,有的甚至是生拉硬扯,捕风捉影。

  尽管如此,《诗序》在《诗经》研究史上仍有着重要的地位,它也是人们今天研究《诗经》的重要资料,从中还可以窥见到汉人对《诗经》的理解及其研究方法。

  《汉旧仪》所记甚杂,城市的布局,皇帝起居,皇后亲蚕以及玺绶的等级差别等靡不记载。此书今有辑本。

 


分享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