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礼贤(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播的功臣)

    中华卫氏网 2012年6月11日 中华卫氏网


卫礼贤(1873-1930)德国土家根大学神学系毕业,著名汉学家。曾任德国驻华使馆顾问,北京大学教授。由于他在学术上的贡献,法兰克福大学授予他哲学博士名誉学位。1900年创办礼贤书院。1906年清政府以其“办学有功”赏以四品顶戴。1924年回国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,并创办了中国学院

卫礼贤原名为理查德·威廉,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,字礼贤,亦作尉礼贤。1873年10月10日,他出生于斯图加特——当时符腾堡王国的首府。他的父亲是来自图林根的一位手工业者,母亲则是斯图加特人,他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。德国汉学研究影响较大的人物当推卫礼贤,他是魏玛差会的传教士,在他57年的生活道路中,有 20多个年头是在中国度过的,他以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,转而将兴趣和精力投向办教育、办医院,从而踏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径,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“中学西播”的一位功臣


译著和著作
1.《孔子在人类代表人物中的地位》,青岛1903,13页。   

2.《论语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0,引言32页,正文255页。   

3.《中国——国家与自然景观》,青岛1911,124页。   

4.《老子的道德经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1,引言32页,正文118页。   

5.《辜鸿铭:中国对欧洲思想的抵抗(批判文集)》(附阿尔方斯·帕克维特前言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1,引言14页,正文148页。   

6.《列子的太虚真经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2,引言39页,正文175页。   

7.《庄子的南华真经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2,引言24页,正文268页。   

8.《崂山》(附H·维尔茨教授论文一篇),青岛1913,45页。   

9.《中国的民间童话——世界文学中的童话第2编:东方童话》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4,410页。   

10.《孟子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14,引言19页,正文207页。   

11.《1914年世界大战中在青岛的艰难岁月——青岛被围期间的日记》(奥古斯特·肯特博士和名誉神学博士作序),柏林:胡滕出版社,93页。   

12.《大学》(德文译本),青岛1920,23页,私人刊印。   

13.《中国的神仙书》(英译本附乔治·W·胡德彩色插图6幅),弗里德里克·H·马汀斯译,纽约:F.A.施托克斯出版社1921,329页。   

14.《中德的四季与晨昏》(附中国木刻插图16幅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22,131页。   

15.《耶稣生平点滴》,达姆施塔特:黑森书友社1922,233页。   

16.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》,达姆施塔特:莱希尔出版社1922,107页。   

17.《易经》(德文译注),两卷本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24,引言13页,正文553页。   

18.《孔子——生平与事业》(附孔子画像),载弗洛曼《哲学经典作家》第25卷,斯图加特:弗洛曼出版社1925,210页。   

19.《老子与道教》(附老子画像),载弗洛曼《哲学经典作家》第26卷,斯图加特:弗洛曼出版社1925,172页。   

20.《中国的精神》(附插图36幅),柏林:霍宾出版社1926,356页。   

21.《中国文学》,收于O·瓦尔采尔博士主编的《文学手册》,维尔德帕克一波茨坦:学术出版社阿滕奈翁出版公司1926,200页。   

22.《黄河精灵——中国的民间童话》,收于《克兰茨文库》第66册,美因河畔法兰克福:迪斯特维克出版社1926,28页。   

23.《吕氏春秋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28,引言13页,正文542页。   

24.《孔子与儒教》,收于《格律什丛书》,柏林和莱比锡:德·格鲁伊特出版公司1928,104页。   

25.《东亚——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变迁》,收于汉斯·普林茨霍恩主编的《对世界的认识——活知识丛书》文库第5卷,波茨坦:米勒和基朋霍伊尔出版社、苏黎世:奥莱尔·菲斯利出版社1928,220页。   

26.《中国文化史》(附一幅彩色和33幅黑白插图),慕尼黑:布鲁克曼出版社1928,300页。   

27.《中国的精神》(英译本),正文由霍尔洛伊德·瑞斯译,诗由亚瑟·韦利译,纽约:哈考特出版社1928,第382页。   

28.《中国哲学》(附15幅临摹画和1幅插图),布雷斯劳:希尔特出版社1929,128页。   

29.《中国文化简史》(英译本),琼·约书亚译,莱昂内尔·翟尔斯作导论,伦敦:海洛普出版社1929,284页。   

30.《太乙金华宗旨》(德文译注,附C.G.荣格整理的欧洲评述),慕尼黑:道尔恩出版社1929,161页。   

31.《中国人的经济心理学》,莱比锡:德国科学书店1930。   

32.《礼记——大戴和小戴的礼仪书》(德文译注)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1930。   

33.《太乙金华宗旨》的各种英译本。   

34.《易经》的各种英译本。


主办的报刊
1.《为我们在华工作的朋友们而作的通报》,青岛1908—1914(油印本)。   

2.《北京之晚》,北京1922—1924年(油印本)。   

3.《中国的科学和艺术报》,达姆施塔特:莱希尔出版社1925—1927。   

4.《中德年鉴》,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中国学社1926年创办。   

5.《中国音乐》(《中国》第2卷第6—7期),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27,64页。   

6.《中国》,中国学社出版社,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27年创办。   

7.《中国的书与关于中国的书——普鲁士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学社主办的书展》,中国学社出版社,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28。   

8.《东亚瞭望》,汉堡经济服务局1929年创办。


教科书
1.《德汉语言练习册》第1册,青岛1902年第1版。   

2.《德汉语言教科书——汉语课文》,青岛1903年第2版。   

3.《德汉语言教科书——词汇、语法和汉语课文改写》,全一册,青岛德汉语言出版印刷所1904年第2版,145页。(该书是《德汉语言练习册》的第2版)   

4.《德汉语言教程——P·克兰茨教程》增订第5版,青岛1904,69页;第7版,青岛1913年,76页。   

5.《按笔画排列并加注音和翻译的最常用汉字》,青岛1909,68页。   

6.《德英汉专业词典》,青岛:德中高等学校出版社1911,576页。   

7.《动物学概论》(第1册《哺乳动物》,76页;第2册《鸟类、爬行动物、两栖动物和鱼类》,63页;第3册《脊椎动物》,50页),青岛1913年私人刊印。   

8.《关于清朝官话汉字统一的建议》(与费尔迪南特·莱辛合著),无出版地和出版年。   

9.《对J.W.歌德〈浮士德〉的解说》,北京1923,89页。


部分文章和论文
1.《1899年7月1日至11月1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5卷,海德堡:福音教会出版社,1900年第1期,第29—31页。   

2.《在青岛福音教小礼拜堂落成典礼上的讲话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5卷,1900年第3期,第92—94页。   

3.《1899年11月至1900年1月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5卷,1900年第6期,第188—190页。   

4.《1900年2月1日至3月31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5卷,1900年第9期,第283—285页。   

5.《关于高密的形势》,载《德意志胶州地区公报》,青岛,1900年11月24日。   

6.《1900年10月17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1期,第31—32页。   

7.《摘自1900年11月26日的信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2期,第59—61页。   

8.《1900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3期,第90—92页。   

9.《关于明恩溥〈中国人的特性〉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4期,第114—116页。   

10.《4月16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6期,第190页。   

11.《1901年1月1日至4月30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7期,第223页。   

12.《关于大鲍岛华人全日制学校开学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6卷,1901年第9期,第279—80页。   

13.《1901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7卷,1902年第2期,第60—61页。   

14.《摘自1902年1月26日的信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7卷,1902年第4期,第112页。   

15.《1901年11月1日至1902年3月31日的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7卷,1902年第6期,第184—185页。   

16.《三字经》,载《远东》第1卷,上海,1902年第2期,第169—175页。   

17.《中国的乞丐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8卷,1903年第4期,第103—105页。   

18.《山东省的教育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8卷,1903年第8期,第234—236页。   

19.《康熙皇帝的圣谕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9卷,1904年第1期,第1—14页;第2期,第34—50页;第3期,第65—75页。   

20.《关于中国的形势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9卷,1904年第8期,第230—236页。   

21.《被抛弃者——(诗经>节译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19卷,1904年第8期,第237—238页。   

22.《中国的经典著作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0卷,1905年第2期,第34—52页(《大学》);第3期第73—81页、第4期第104—111页、第5期第129—139页、第6期第161—177页(《论语》)。   

23.《中国的天文学——据中国文献资料编写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1卷,1906年第2期,第42—50页。   

24.《在山东传教的基本情况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1卷,1906年第2期,第59—61页。   

25.《差礼会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1卷,1906年第7期,第216—218页。   

26.《〈三国演义〉。三国故事选译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1卷,1906年第6期,第173—184页;第7期,第218—222页;第8期,第239—248页;第9期,第273—281页。   

27.《中国新法典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1卷,1906年第10期,第316—317页。   

28.《中国动物学片断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1卷,1906年第11期,第328—339页。   

29.《中国的社交礼仪》,载《远东》第3卷,1906年,第161—175页。   

30.《山东的丧葬风俗》,载《德意志东亚自然与种族学协会通讯》第11卷,东京1907。   

31.《上海传教会议》,载《基督教世界》第21卷,1907年第38期。   

32.《关于中国的基本局势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2卷,1907年第5期,第146—149页。   

33.《论局势》,载《同善会年度报告》,1907年,第31页。   

34.《山东的丧葬风俗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3卷,1908年第3期,第78—88页。   

35.《关于中国的基本局势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3卷,1908年第8期,第250—251页。   

36.《北京之旅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3卷,1908年第11期,第339—352页;第12期,第373—375页。   

37.《孔子的意义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4卷,1909年第2期,第35—44页;第3期,第66—72页。   

38.《关于中国的基本局势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4卷,1909年第4期,第113—123页。   

39.《中国与基督教》,载《基督教世界》第23卷,1909年第4、第6期。   

40.《来自中国的报告和我们在那里的工作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4卷,1909年第8期,第225—240页。   

41.《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联系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4卷,1909年第10期,第295—303页。   

42.《来自中国的传教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4卷,1909年第12期,第353—365页。   

43.《基本情况》,载《同善会第25期年度报告》,1909年,第37—48页。   

44.《中国女孩出生的风俗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3卷,上海,1909年第45期,第935—936页。   

45.《德国在中国的文化使命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3卷,1909年第30期,第172—174页。   

46.《中国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3卷,1909年第36期,第379—381页。   

47.《中国的招魂术与扶乩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3卷,1909年第39期,第631—632页。   

48.《中国的海军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3卷,1909年第52期,第1269—1270页。   

49.《为一位中国教师的自传而做的序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5卷,1910年第3期,第75—76页。   

50.《关于中国的基本局势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5卷,1910年第7期,第205—208页。   

51.《中国居民对教育的追求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期,第11—12页。   

52.《西藏问题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期,第33—34页。   

53.《关于汉语学习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期,第37—39页。   

54.《自下而上的中央集权努力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4期,第83—85页。   

55.《青凤——中国小说集〈聊斋〉选译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5期,第124—131页。   

56.《汉语的统一问题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7期,第165—166页。   

57.《中国的自愿纳税和内债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8期,第191—192页。   

58.《中国的青铜器收藏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9期,第237—238页。   

59.《走出愚昧时代。根据前军机大臣李鸿章的记述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0期,第256—260页。   

60.《山东的气氛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0期,第261页。   

61.《所谓秦始皇焚书事件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2期,第317—318页。   

62.《中国的文化斗争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4期,第351—352页。   

63.《张天师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4期,第363页。   

64.《致命的混淆——(吕氏春秋>节译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6期,第417页。   

65.《中国的纳贡国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18期,第467—468页。   

66.《国民党的影响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0期,第495—496页。   

67.《孙宝琦巡抚与青岛的中国商会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0期,第503—504页。   

68.《中国的教育关怀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3期,第577—578页。   

69.《关于山东的贸易危机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5期,第629—630页。   

70.《莱阳县的动乱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8期,第66—67页;第32期,第157—158页。   

71.《沉默是金:〈吕氏春秋〉节译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28期,第74—75页。   

72.《山东的动乱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0期,第115页。   

73.《对中国的威胁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2期,第149—150页。   

74.《〈道德经〉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2期,第167—168页。   

75.《青岛的中国商会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3期,第174—175页。   

76.《德中问题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4期,第202—203页。   

77.《袁世凯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8期,第289—290页。   

78.《山东的艺术市场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38期,第303页。   

79.《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的区别。选自〈生活报〉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4卷,1910年第45期,第474—476页。   

80.《半年报告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6卷,1911年第6期,第172—178页。   

81.《中国地理概览》(《中国》节选,青岛1911年)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6卷,1911年第11期,第321—331页;第12期,第353—364页。   

82.《老子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地位》(《老子道德经》前言,耶纳:迪德里希斯出版社)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1期,第23—26页。   

83.《来自山东的情景画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4期,第92—93页。   

84.《辫子问题和外国人领导下的中国学校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5期,第119—120页。   

85.《铁路与中国的鼠疫威胁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7期,第159—160页。   

86.《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没落的观点——摘自中国哲人列子的著作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10期,第251页。   

87.《德国在中国的文化努力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13期,第308—308b页。   

88.《中国的独角兽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23期,第539—540页。   

89.《中国动乱的原因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5卷,1911年第43期,第249—250页。   

90.《中国哲学家中的骗子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6卷,1912年第1期,第17—19页。   

91.《中国的自然风貌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6卷,1912年第3期,第61—64页;第22期,第477—481页;第44期,第405—409页(《中国》第2、3章,青岛1911年)。   

92.《中国的儒教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6卷,1912年第36期,第206页。   

93.《青岛的节日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7卷,1912年第2期,第57—62页。   

94.《中国革命》,载《基督教世界》第26卷,1912年第6期。   

95.《新中国的儒教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7卷,1912年第11期,第338—341页。   

96.《中国革命的心理学——P·罗尔巴赫博士作导论》,载《奥地利瞭望》,维也纳,1912年5月。   

97.《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》,载《同善会传教报》第29卷,1913年第1期。   

98.《中国之鉴》,载《东亚杂志》第2卷,柏林:于斯特海尔特出版公司,1913年第1期,第65—87页。   

99.《中国的自然风貌》,载《东亚劳埃德报》第27卷,1913年第9期,第215—218页;第30期,第79—82页;第31期,第103—105页。(选自《中国》,青岛1911年)   

100.《为国教而斗争》,载《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》第29卷,1914年第3期,第83—88页。


分享按钮>>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卫梵斯
>>明吏部尚书(明隆庆进士)卫承芳